11月1日,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召开,6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30多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获得者、数十位中国两院院士、132位各国顶尖青年科学家等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会。会议以“开放科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为主题,旨在推动基础科学、倡导国际合作、扶持青年成长。
中国对科学事业一直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对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推进科学事业发展的愿景。“中国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愿同全球顶尖科学家、国际科技组织一道,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加大共性科学技术破解,加深重点战略科学项目协作。”“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促进互惠共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为全人类健康不懈努力,以科技应对、防控并致力最终战胜疫情,造福人类。中国第一时间共享重要的公共卫生、临床和病毒学数据,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合作共享。正是因为各国科学家协力寻求抗疫之道,在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和跨国合作,人类才能与大灾大疫作斗争。这正体现出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对待科学,世界各国都应该秉持包容理念,应该践行共享信息和资源的开放的科学精神。只有加强国际间科学合作,全人类才能应对任何未知的风险与挑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除了新冠肺炎疫情,人类社会当前还面临着气候变化、粮食短缺、能源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诸多问题的挑战。此时,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设立,及其对化学、物理、生命科学、医学、量子科学、新型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等多领域基础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和交叉科学议题的关注,为全球科学研究者搭建了思想深度交流和智慧碰撞的舞台,寻求开放创新的科学破解之道。这也正表明了,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不久前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也向世界各国人才发出邀请的信号: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本届论坛在上海创设面向全球科学家颁发的世界顶级科学大奖“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用于表彰全球范围内在各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这一举措,是中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的缩影,也将激励世界各国科学家国际交流合作迈向更纵深的领域,促成全球科学家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应对时代挑战。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各国必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推动中外科学家思想智慧和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共同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本报评论员) 【编辑:梁静】